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方案(新型电力系统内涵)
2024-12-01

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背景

1、截至目前,超高压公司已建成并运行维护西电东送“八交十直”共18条500千伏及以上输电通道,送端设计送电能力达5660万千瓦。公司所辖南方电网主网架已成为国内技术含量最高、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发挥最好的现代化区域电网,多项运维指标和技术标准居世界前列。

2、深化供需平衡分析,服务能源绿色发展。一季度电力消费增长显著,多个产业用电量增速喜人,彰显产业升级与消费潜力。面对能源需求刚性增长,国家电网聚焦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,强化规划引领,有序推动电网转型。面向“十四五”至“十五五”关键期,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迎来窗口期。

3、核电成基荷电源增量主体 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结构中,随着煤电的角色淡化,核电正成为基荷电源的增量主体。

4、年到2035年。根据查询国网公司《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(2021-2030年)》信息显示,按照国家“双碳”目标及电力发展规划,预计到2035年,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,到2050年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。

华为周涛:光储融合,全面智能,打造高质量清洁能源大基地

在2024年4月25日举办的东莞华为智能光伏设计研讨会上,华为数字能源电站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周涛发表了题为“光储融合,全面智能,打造高质量清洁能源大基地”的主题演讲。周涛分享了华为在技术创新、解决方案创新以及成功项目实践等方面的新进展。

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必须破解“十大困局”

1、成本方面,电力系统转型(或重构)的成本规模与经济 社会 需要用能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困局,特别要重视庞大的存量电力资产有被闲置的财务风险、上游成本无法合理及时向下游传导的政策风险。

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,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有哪些

1、降低损耗的技术措施有:合理调整运行电压。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、在母线上投切电力电容器等手段,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地调整运行电压。因为有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,所以合理调整运行电压可以达到降损节电效果。合理使用变压器。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是配电网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
2、合理选择导线截面;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;合理确定电力网电压水平;合理调整负荷,提高负荷率;改变电力网的运行方式;改变电力线路的接线。

3、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。在负荷功率不变的条件下,电网元件中的负荷损耗部分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减少,提高电网电压,通过电网元件的电流将相应减小,负载损耗也随之降低。升压是降低线损很有效 的措施。

4、合理调整电网结构,实现低损高效运行方式(一)按经济供电半径配置电源点在农村地区,宜采用小容量、短半径、密布点的方式配置电源点,配电变压器应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,同时尽量减小供电半径,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500m。

5、厂用电率通过减少厂用电耗电量完成;减小网损的办法就很多了,分为技术措施:优化网络结构 配电网的布局;平衡配电网络的三相负荷;调整负荷;变压器的经济运行;配电网的无功补偿;应用新技术,建设先进的远抄、集抄技术为主的计量自动化系统。

6、在允许范围内,适当提高运行电压,既可提高电能质量,又能降低线损。合理安排设备检修 电网正常运行时的接线方式,一般应是比较安全和经济合理的接线方式。如遇设备检修,则正常的运行接线不得不改变。合理安排设备检修,加强检修的计划性,也是一项主要的降损措施。

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什么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

深化电力体制改革,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。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。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控制化石能源总量,着力提高利用效能,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,深化电力体制改革,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。

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。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,加快电网建设。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表示,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,通过装备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,推动多种能源方式互联互济、源网荷储深度融合, 来实现清洁低碳、安全可靠、智慧灵活、经济高效等目标。

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。山西作为全国唯一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,低碳转型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内在要求,也是衡量试点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。近年来,我省以电能替代为抓手推进绿色发展,在清洁取暖、交通运输、工农业生产等重点领域,不断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,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。

所以总结下来,想要实现碳中和,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重要的一步;而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,以储能电池为基础的储能系统,则又是其尤为重要的一环。尽管“造车热”点燃了整个动力电池市场,但储能电池却也是未来碳中和战略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。

新型电力系统的意义

新型电力系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、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、优化电力市场和价格机制、促进电力系统智能化和数字化、推动电力产业创新和升级等方面。

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传统电力系统中存在能源损耗、浪费等问题,而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、信息技术等,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、精细化管理。这不仅可以减少能源在传输、分配过程中的损失。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。

新型电力系统的意义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等。新型电力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,如智能电网、分布式能源、储能系统等,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调度电力资源,降低能源损耗,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。

提升国际影响力:通过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,我国能够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,增强话语权,有利于国际合作和交流。 技术领先:我国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技术领先,能够引领全球电力技术的发展方向,为全球电力系统的转型提供技术支持。